陜煤蒲白煤化運營公司 一線寫稿人的“酸甜苦辣”
上稿了,發表了,他們身邊的人常常只注意到這些寫稿通訊員的興奮和喜悅,很少有人了解他們為此付出了怎樣的心血與努力。特別是那些兼職的基層通訊員,更是要付出百倍的心血與努力,才能取得那么一絲絲的成績。
我們工區,翻車車間的巡檢工,閆永紅就是這樣一名通訊員。
他常對我感嘆說:“這中間的‘酸甜苦辣’!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??!但誰讓你們領導重視呢?誰讓我自已喜歡呢?所以這么多年了,我從未想過放棄?!?/span>
先說他的“酸”
為了多寫稿、寫好稿,工作中他除了緊繃“安全生產”這根弦之外,還想著時刻抓生產中的新聞“活魚”。每當身邊發生一件事,腦子里首先就想它有沒有新聞價值,有沒有可以發掘的東西,如何寫出平凡中的不平凡。然而現實有時真的很無情,當他抓住一條好的新聞線索并絞盡腦汁成稿,準備發出時,卻發現已經有同類型的稿子刊發了。
他對我講:“每當這種時候,我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“酸溜溜”的感覺?!?/span>
臨了他又來了一句:“真的,酸極了!”
再說他的“甜”
俗話說得好,“勤能補拙、熟能生巧”。通過多動腦、多思考、多閱讀、多學習,不斷的積累和總結,他也能寫出了一些有特色和新意的稿子,時不時的也會發表。
他對我講:“雖然常常只是小小“豆腐塊”,可看見自己的文字發表,心里還是“甜絲絲”的?!?/span>
下面來講他的“苦”
剛開始寫稿的時候,為了激活靈感,尋找一個寫稿的最佳時機,他嘗試過很多方法:最初他認為運動后大腦最活躍,因此總是在運動一下并且累得大汗淋漓后,再思索寫稿,可卻并沒有達到那種“文思泉涌”的效果;后來他又嘗試著下班后晚上寫稿,以為彼時萬籟俱靜心無旁騖,結果卻是眼皮比筆還沉重。他對我講:“每每這樣,硬往出憋稿子時,那真是苦不堪言??!比用鐵鍬往皮帶上鏟幾噸煤累多了,辛苦多了。身體和腦子都累,真是一種身心都被抽干了的感覺?!?/span>
最后講講他的“辣”
他堅持寫稿5年有余,碼的字不計其數,但真正發表的卻是鳳毛麟角,時常感到自己學歷太低,和礦業公司里的一幫大學生通訊員相比,真是文字底子太薄,臉上時?;鹄崩钡?。
他對我講:“有一次參加礦業公司里舉辦的“通訊員培訓班”,自己在習作出現了錯別字,自己沒有發現,被點評老師當眾指出來后,那種辣辣的感覺尤為強烈。當時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,把自己藏的嚴嚴實實的?!?/span>
雖然寫稿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,給他帶來很大的壓力,但同時它又是一種動力,一份責任。
他對我講:“壓力山大呀!真的感覺是身上背著一座大山在爬山??!但通過我的努力,讓一線的鮮活事跡被更多人了解,傳播身邊的正能量,贏得同事和領導的認可,同時也給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。正是這份成就感,驅使我在寫稿的道路上將繼續克服困難、勇往直前?!?/span>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