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井春:拿別人的事故當“鏡子”
對別人發生的事故,有的單位當成故事來聽、去傳,津津樂道于離奇的和不宜公開的情節,甚至看熱鬧,卻不從中吸取教訓。顯然,這種態度和做法是十分有害的。要知道,別人的事故是前車之鑒,要把別人的事故當“鏡子”,對照自己,反思整改不足,做好防范,才能保證自己,不犯類似錯誤,安全生產。
每起被通報的事故,都有不同的原因教訓。聰明的人都會舉一反三,拿別人事故當鏡子。尤其是領導干部,更要善于把事故當“清醒劑”,當作“反面教材”,做到警鐘長鳴,從別人的事故中反思自己,查找本單位存在的各種問題,拿別人的“亡羊”教訓,“補牢”自己安全的漏洞。排查本單位安全隱患,防微杜漸,防患于未然,采取有效措施,認真整改,夯實安全基礎,避免類似事故發生。愚蠢的人看到別人事故,一方面,慶幸事故沒有發生在自己的單位;另一方面,幸災樂禍,覺得自己比別人能力強、工作好。然而這樣,事故遲早會找上門來,別人的教訓難免不會在自己身上重復。
盡管各級對安全工作高度重視,但有些單位并沒有把安全工作真正擺到重要位置,缺乏憂患意識。有的安全工作抓不住要害,落實安全指示照本宣科,傳達事故通報一讀了之,思想麻痹;有的盲目自信,認為事故與本單位無關,離自己還遠。這其實也是安全隱患。我們每個職工都應強化安全責任意識,養成良好安全習慣,遵守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,將安全工作變為自覺行動,時時講安全,事事想安全,變“要我安全”為“我要安全”。要認清隱患就在身邊、事故就在瞬間,時時刻刻把“安全”兩個字裝在心中、拿在手里,對違章違規不姑息遷就,對小問題小苗頭決不放過。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,只有更好沒有最好,越是在安全形勢好的情況下,越要加強規章制度建設,越要全方位全領域地抓管理,越要與自己過不去,常搞隱患排查,及時整改,從而確保安全生產萬無一失。
徐井春